控制工程网首页  |  产品  |  在线研讨会  |  视频  |  空间  |  论坛  |  博客  

社区公告

控制工程网石油化工自动化社区关注石油化工领域的资讯、政策法规、市场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5个务实建议助力企业实施工业4.0战略

发表时间:2016-09-02

2016年1月,麦肯锡公司启动第二轮关于工业4.0发展情况的全球专家调查。调查涵盖了工业4.0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供应商和制造商,主要衡量了专家对于工业4.0发展情况的态度,反映了工业4.0取得的成就和目前进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制造哲学和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4.0路径

发表时间:2016-09-02

世界工业化三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文化元素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也必将在未来现代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机器人产业步入“蜜月期” 三大发展态势浮现

发表时间:2016-09-02

随着扶持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本土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引下,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呈现三大发展态势。

5个务实建议助力企业实施工业4.0战略

发表时间:2016-09-02

2016年1月,麦肯锡公司启动第二轮关于工业4.0发展情况的全球专家调查。调查涵盖了工业4.0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供应商和制造商,主要衡量了专家对于工业4.0发展情况的态度,反映了工业4.0取得的成就和目前进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制造哲学和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4.0路径

发表时间:2016-09-02

世界工业化三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文化元素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也必将在未来现代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工业转型升级。

物联网“联姻”制造业 5要素构建产业环境

发表时间:2016-09-01

面对快速新增的发展需求,我国物联网发展仍存有困难需要克服。除技术突破外,创建良好的非技术基础环境也十分关键,其中包括人才的培养、生态体系的建设、连结标准的制定、使用者需求的把握以及网络安全的布建五大方面。

专业解读什么是服务型制造?

发表时间:2016-09-01

制造业与互联网正加速深度融合,重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链接。商业关系由链式供应方式向网状生态共创体系改变。全新的工业服务逻辑正在出现。

工业4.0下的“智慧工厂”应该长什么样?

发表时间:2016-09-01

生产现场如同“黑箱”,管理运营无所适从,能耗成本居高不下,却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怎么办?在深圳国际电路板采购展览会、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现场,贝加莱工业自动化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人工智能成为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发表时间:2016-09-01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工业、农业、制造业等多领域落地,国际科技巨头均在该领域部署人力、物力,期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但人工智能的潜力不仅限于此,它还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物联网“联姻”制造业 5要素构建产业环境

发表时间:2016-09-01

面对快速新增的发展需求,我国物联网发展仍存有困难需要克服。除技术突破外,创建良好的非技术基础环境也十分关键,其中包括人才的培养、生态体系的建设、连结标准的制定、使用者需求的把握以及网络安全的布建五大方面。

专业解读什么是服务型制造?

发表时间:2016-09-01

制造业与互联网正加速深度融合,重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链接。商业关系由链式供应方式向网状生态共创体系改变。全新的工业服务逻辑正在出现。

工业4.0下的“智慧工厂”应该长什么样?

发表时间:2016-09-01

生产现场如同“黑箱”,管理运营无所适从,能耗成本居高不下,却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怎么办?在深圳国际电路板采购展览会、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现场,贝加莱工业自动化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全方位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如何抢占市场?

发表时间:2016-08-31

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企业客户层面也得到了认可,中国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3C制造业密度仅11台/万人,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未来仍有几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如何将“服务型制造”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发表时间:2016-08-3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服务型制造,能够推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助于实现“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低下是因为人口红利不再吗?

发表时间:2016-08-31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资料下载

>> 更多